图像中国建筑史

xeon Post in 读万卷书,Tags: , ,
0

一直喜欢建筑,每每看到古建筑总是觉得美。我想这种美应该是由于距离的感觉。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而这种经历过几百年甚至一千多年而保存下来的建筑就如同那时候的人在讲着他们的故事,过他们的生活。这种美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出来的。我一直在想,它虽然美,但又无法说出哪里美,怎么欣赏它们,我觉得这是我学建筑看此书的目的。了解知识、增长视野,仅此而已。

此书也是历经波折才出版,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大部分文字和图片是在抗战时梁公在四川李庄写的,本来想托他美国的好友费慰梅在美国出版,偶来图稿几经周折终于不知所踪。直到费慰梅80年代来到中国才知当时之事,后来她辗转找到图稿终于在1984年出版于美国(至今amazon还可以买到),国内在1991来由梁公其子从诫翻译出版。而今市面上能看到的大部分是三联书店所印的双语版。我是看三联版的,吹毛求疵的说此书设计得不好。梁公书中的手稿都是艺术佳作,但版面太小,纸张不够精细,致使这些佳作观赏性不高,有些甚至连上面的注字都小得辨认不清。如果想要收藏的可以考虑看看其他版本,有91年大陆版,84年海外版,香港还有个港版,我都无见过,不知优劣,如有人知可否介绍一二。

再谈谈此书的一些不足,从诫原文:书中各章不仅详略不够平衡,而且如少数民族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等等都未能述及。全文基本上提到的都是木构建筑,最后用少量篇幅提到砖石建筑。由于这边书其实是给老外介绍中国建筑的,本以图为主以文为辅,所以详略不均结构不平衡也无可厚非。感兴趣的可以再看看给国人看的《中国建筑史》

中国建筑不像欧洲的建筑,其大部分由木构为主体,我认为欣赏它的美有很大部分主要是欣赏木构的搭建、曲面屋顶以及斗栱。木构搭建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几根柱子,几根梁,而柱子与梁之间衔接的构件就叫做斗栱(不知道有没有表述错误)。听说斗栱有各种样式,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的唯一木构塔,整个建筑共有不同组合形式的斗栱56种。相深入了解的可以参考参考。当然建筑还有其间的壁画、雕塑、藻井、布局等等。我也只是班门弄斧,好多术语还是一知半解的,特别是很多名词没办法和实物对上钩,毕竟书本的东西太过于平面,印象不太深刻。

木构架由柱和梁组成。梁有几层,其长度由上而下逐层递减。平槫(tuán)(檩lin条),即支撑椽的水平构件,被置于层层收缩的构架的肩部。椽都比较短,其长度只有槫与槫之间距。工匠可通过对构架高度与跨度的调整,按其所需而造出各种大小及不同弧度的屋顶。屋顶的下凹曲面可使半筒形屋瓦严密接合,从而防止雨水渗漏。

一组斗栱(宋代称为朵,清代称为攒)是由若干斗(方木)和栱(横材)组合而成的。其功能是将上面的水平构件的重量传递到下面的垂直构件上去。斗拱可置于柱头上,也可置于两柱之间的阑额上或角柱上。根据其位置它们分别被称为“柱头铺作”、“柱间铺作”或“转角铺作”(铺作即斗栱的总称)组成斗栱的构件又分为斗、栱和昂三大类。根据位置和功能的差异,共有四种斗和五种栱。然而从结构方面说,最重要的还是栌斗(即主要的斗)和华栱。后者是从栌斗向前后挑出的,与建筑物正面成直角的栱。有时华栱之上还有一个斜向构件,与地平约成30度交角,称为昂。它的上端,称为昂尾,常由梁或槫的重量将其下压,从而成为支撑挑出的屋檐的一根杠杆。

砖石或被用于与日常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地方,如城墙、围墙、桥涵、城门、陵墓等等,或被用于次要的地方,如木构房屋的非承重墙、窗台以下的槛墙,等等。所以,砖石结构在中国建筑中与在欧洲建筑中的地位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梁公将中国木构建筑分为了三个时期,豪劲时期、醇和时期、羁至时期。唐前的木构建筑已经找不到了,唐前的建筑我们只能靠着一些壁画和出土的雕塑来想象,梁公认为唐朝建筑壮实挺拔,而到宋朝建筑更加优美精细,到了明清建筑开始走向标准化而装饰化。在宋代,斗栱一般是柱高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而到了明代,突然缩小到五分之一了。我身处南蛮,大部分是明清的建筑居多,唐宋的建筑看得少,从书中看到那样美丽的斗栱才知道这才是中国建筑的精华。有空得去看看唐宋的木构建筑。

中国的建筑是一种高度“有机”的结构。它完全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孕育并发祥于遥远的史前时期;“发育”于汉代(约在公元开始的时候);成熟并逞其豪劲于唐代(7-8世纪);臻于完善醇和于宋代(11-12世纪);然后于明初中叶(15世纪)开始显出衰老羁直之象。
豪劲时期包括自9世纪中叶至11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即自唐宣宗大中至宋仁宗天圣末年。其特征是比例和结构的壮硕坚实。这是繁荣的唐代必然的特色。而我们所提到的这一时期仅是它们一个光辉的尾声而已。
醇和时期自11世纪中叶到14世纪末,即自宋英宗治平,中经元代,至明太祖洪武末。其特点是比较优雅、细节精美。
羁直时期系自15世纪初至19世纪末,即自明成祖(永乐)年间夺取其侄帝位,由南京迁都北京,一直延续到清王朝被中华民国推翻;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建筑普遍趋向僵硬;由于所有水平构件尺寸过大而使建筑比例变得笨拙;以及斗拱(相对于整个建筑来说)尺寸缩小,因而补间铺作攒数增加,结果竟失去其原来的结构功能而蜕化为纯粹的装饰品了。

谈到砖石塔的演变,梁公也将其分为三个时期:古拙时期,即方形塔时期(约500-900年),繁丽时期,即八角形塔时期(约1000-1300年),杂变时期(约1280-1912年)

古拙时期其间经历北魏、北齐、隋、唐诸代。其显著特征,除少数例外,均为方形、空心单筒,即塔成筒状,内部不再用砖构分层分间(但可能有木质楼板、楼梯),如同一个封了顶的近代工厂的大烟囱。
繁丽时期塔的特征是:平面呈八角形,并开始用砖石在塔内砌出横向和竖向的间隔,形成回廊和固定的楼梯。这种间隔与过去的筒形结构相比,使塔的内观大异其趣。
杂变时期,其第一个变化是,随着蒙古民族入主中原,喇嘛教也开始流传,于是瓶状塔(即西藏化的印度窣堵坡)突然大为流行。这一时期的第二个创新,是成形于明代的金刚宝座塔。其特点是筑五塔于一座高台之上。明清两代还有大量惯例形式的塔,此时建塔已不纯系事佛,而常常是为了风水。

中国塔基本上是“下为重楼,上累金盘”,也就是这两大部分—中国的“重楼”与印度的窣堵坡(金盘)的巧妙结合塔也有很多种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单层塔、多层塔、密檐塔和窣堵坡。

密檐塔的特征是塔身很高,下面往往没有台基,上面有多层出檐。檐多为单数,一般不少于五层,也鲜有超过十三层的。各层檐总高度常为塔身的两倍。从结构或建筑的意义上说,这类塔的出檐一层紧挨一层,中间几乎没有空隙,所以我们称之为“密檐塔”
喇嘛塔,建于10世纪晚期的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的半球形墓曾是喇嘛塔的先驱。其后,金代的一些墓塔也采用过这一形式;但直到元代,才正式成为雄伟建筑物的一种形制。此时,它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即在一个高台上筑一座瓶状建筑;台基一般为单层或双层须弥座,平面呈亞字形,台上有塔肚子和瓶颈状的“十三天”,再上则冠以宝盖。
金刚宝座塔,明代在筑塔方面的重要贡献之一,是确立了金刚宝座塔这种塔型。其特征是五塔同筑于一个台基之上。这类塔最重要的一例是北京西郊大正觉寺,这座塔建于1473年。

最后梁公还谈到了桥、牌楼、陵墓和各种建筑类型,谈得不深。

总体上这还是一本想学建筑或者欣赏建筑的入门书籍,如果打分,我给打4.5分。下次<中国建筑史>见。

 

福州华严寺大殿建于五代钱弘俶十八年(964年)

1923年和1925年,德国人厄恩斯特.伯希曼出版了两卷中国各类类型建筑的照片集。1924年和1926年,瑞士一位艺术史专家喜龙仁发表了两篇研究北京的城墙、城门以及宫殿建筑的论文。

四川灌县竹索桥

中国所特有的牌楼,是用来使入口处壮观的一种建筑物,如同汉代的阙一样。作为标志性的独立大门,它可能受到过印度影响,而不仅是与著名的印度桑溪窣堵坡入口(建于公元前25年)偶然相似而已。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