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真相》与《癌症新知》的读书笔记

xeon Post in 读万卷书,Tags: ,
0

癌症,一个人类谈其色变的疾病,真的我们大家都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它。去年我的一个同事和一个同学接连得知其父母得了癌症。一个是胰腺癌晚期,按照我的理解所剩日子不多,刚退休正要享受闲暇之乐的人,突然面临这样的变故,而且自身又无能为力,是何等的悲哀与无助。另一个是体检查出卵巢癌的早期迹象,切除病灶并做了化疗,当前正在调养身体,争取早日康复。

什么是癌症

对于癌症,可能大家都知之甚少,以前我的知识总是认为休息得好,避免操劳,注意营养和锻炼,得癌症是小概率事件。读了这两本书,对于癌症我有了更加深的理解。首先,先说说为什么癌症难治,作者列了这样的几个理由:

  1. 癌症是“内源性疾病”
  2. 癌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几千几万种疾病的组合
  3. 癌症可以很快产生抗药性

癌症它不是外源性的疾病,不像肝炎、肺结核、艾滋病这些疾病一样,它不是外界的病毒、细菌进入体内后产生的疾病,而是人类在细胞复制的时候,突然有些基因序列突变了,而这样的突变又躲过了免疫细胞的检测,于是不停地大面积繁殖以后,慢慢吞噬体内的正常细胞,从而同归于尽。既然是基因的突变,我们知道人类的基因有2.5万个,30亿个碱基对,所以即使是同样是一个部位的癌症,不同的病人所产生的突变的序列也是不同的。这个我们在后面未来癌症治疗的方向会再谈到。人类开始针对这样那样的癌症开发药品,但是人们发现,可能有小部分的癌症细胞躲过了药品的攻击,因为它自身又突变了,突变后的癌细胞可以抵御当前的药品,所以才会出现了肺癌多代针对肺癌的药品迭代,就是为了解决癌细胞的抗药性和突变。

和我以前理解的不同,癌症的产生并不一定是由于不良的人类生活习惯所导致,简单的说,癌症是一种老年病,人类平均寿命越来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癌的概率就越来越大。作者总结出简单的数学公式:P=abcd(P为癌症的发生概率,a为细胞分裂次数,b为每次分裂产生突变基因数目,c为突变基因是致癌基因的概率,d为免疫系统清楚癌细胞失败的概率)而岁数越大,细胞分裂的次数越多,a变大,同时岁数越大,免疫系统越弱,d也就越大。

癌症的预防

说完什么是癌症,我们需要的知道的是,怎么预防它,怎么能尽量早的检查出癌症,因为癌症早期的五年存活率还是相当高的。

良好的生活习惯

1.运动可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美国做了一个研究,通过对美国和欧洲144万人的数据分析发现,锻炼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的发病率。研究中的锻炼包括走路、跑步、游泳、健身等。另外运动本身就能降低脂肪,提高免疫力,这些本身也是再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当然运动并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锻炼会提高黑色素瘤的概率。当然这种病比较常见于欧美白人,因为他们喜欢将自己晒成古铜色。而我们黄种人则时时刻刻注意防晒、撑伞等等。总结起来运动是可以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不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应该注重运动。当然,书中还给大家提出了关于度的问题:到底多少的运动量是最佳的?越多越好还是有个最佳值?不同运动方式是否能预防不同的癌症?

2.戒烟

戒烟,根据统计:

24-34岁之间戒,平均多活10年

35-44岁之间戒,平均多活9年

45-54岁之间戒,平均多活6年

55-64岁之间戒,平均多活4年

美国在二战期间讨论戒烟,到20世纪60年代,吸烟人数才开始下降,但是肺癌的发病率在25年后,80年代后期,美国的肺癌患者数量才开始下降。现在中国是肺癌大国,也和我们的吸烟人口众多有关。香烟里有超过7000种化学物质,其中93种是明确有毒物质,78种是明确致癌物。尼古丁是香烟中主要的的成瘾物,但不是主要致癌物,所以市面上出现的电子烟,它就是包含尼古丁,但是不含那些致癌物质。如果实在戒不了烟,可以试试这种电子烟,虽然尼古丁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戒烟主要是引起肺癌,当然还会导致很多肺部的其他疾病,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但反过来说,肺癌也有一些并不是由于吸烟引起的,作者举出了这些:雾霾、二手烟、室内燃料、炒菜油烟。雾霾与二手烟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说了,室内燃料主要是指蜂窝煤、煤球、柴火,而炒菜油烟建议大家买一个好一点的抽油烟机,减少爆炒,减少油炸等。

3.戒酒、少盐少糖

戒酒,最近国外的杂志有研究表明酒精也是一种致癌物质,当然这个似乎还没成为国际共识,但是我们先把握少喝酒、不酗酒的健康生活习惯中没有坏事。

研究表明,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是正相关的,所以降低食盐的摄入量不仅可以防范高血压,还能降低患胃癌的概率。

谈到胃癌,作者提到了几个原因如下,总结起来就是注意食品的保鲜,少盐,注意幽门螺杆菌

1.冰箱使食物不产生过多的亚硝酸盐
2.食物中食盐的摄入量,跟胃癌的发病率也是正相关
3.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对于是否能导致胃癌,一直有不同的意见

癌症筛查

这里直接引用作者的原文: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CDC)推荐遵循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制定的指南,以下四种癌症,有明确的筛查指南:

1.乳腺癌
适用人群
50-74岁的有普通风险的女性,每两年做一次乳房X线造影检查
40-49岁的女性建议跟医生讨论,考虑患者的家族史、个人风险,权衡利弊后做决定
筛查手段
X线造影:研究已经证明常规的X线造影可以降低死于乳腺癌的风险
MRI:磁共振一般跟X线造影一起使用。因为有些时候MRI会有一些假阳性,所以只适合于高风险的人群

2.宫颈癌
适用人群
21-65岁的女性
筛查手段
宫颈涂片和HPV检测。这两项筛查可以有效地发现早期病变,及时干预,阻断癌症的发展。

3.肺癌
适用人群
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有重度吸烟史(有具体标准)
2. 现在仍在吸烟或者是在过去15年内戒烟
3. 55-80岁之间
筛查手段
低剂量螺旋CT
肺癌的筛查有更严格的控制,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A.筛查可能会有假阳性,也就是一个本身并没有癌症的人被诊断为患有癌症
B.有可能引起过度诊断进而导致过度治疗
C.重复多次的低剂量CT有可能导致健康人患癌

4.结直肠癌
几乎所有的结肠癌都是从癌前病变经历十几年发展而来的。筛查主要是发现并去除这些癌前病变,进而阻断可能的癌症。结肠癌的早发现、早治疗效果也很好
适用人群
常规的筛查从50岁开始,不分男女。推荐所有50-75岁的人群接受筛查。76-85岁,跟自己的医生商量
以下人群建议在50岁之前就开始筛查:
-自己或直系亲属有过息肉或者是结肠癌
-患有炎性肠道疾病,比如说溃疡性肠炎或者克罗恩肠炎
-患有APC(腺瘤性结肠息肉病)或者HNPCC(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综合征
筛查方法
肠镜,大约每10年做一次。每年一次粪潜血检查

5.肝癌

适用人群

有酗酒史、乙肝或丙肝病毒携带者,35岁以上

筛查方法

每半年进行一次甲胎蛋白(AFP)和腹部超声检查

6.其他癌症
卵巢癌、前列腺癌和皮肤癌的筛查虽然有一些检查方法,但暂时不作为医疗常规检查。其他没有提及的癌症更是连可行的检查方法都没有,更别提早期筛查了

疫苗的预防

已知有三大类可以传染的细菌、病毒能促使某种癌症发生。乙肝病毒(HBV)、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幽门螺杆菌。

没有患乙肝的人,应该去接种乙肝疫苗,并定期体检检测抗体是否存在。

HPV是女性患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的罪魁祸首,现在国家已经批准HPV疫苗的发行,三种类型的HPV疫苗有适用的人群,相关的资料建议大家网上搜索。

幽门螺杆菌可以导致胃溃疡,对于是否能导致胃癌,学术领域一直有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依然建议大家发现幽门螺杆菌及时治疗,并进行分餐制。

体检的误区

现在有很多体检提到PET-CT,它的主要价值是用于局部癌症(比如肺癌)患者的确诊和复发的监控,美国权威机构明确反对使用全身PET-CT给健康人体检,一是它用在普通大众身上有很高的“假阴性”和“假阳性”概率,对于发现早期癌症几乎没有价值;二是因为PET-CT本身就致癌,因此普通人根本就不应该用

另外也没有必要做基因检测,肿瘤标记物等筛查:

1.没有一个“肿瘤标记物”是癌症特有的,良性肿瘤、胚胎组织及至正常组织都可能表达这些标志物,这会导致“假阳性”。事实上,如果用于普通大众体检,98%-99%的癌症标记物检测阳性结果都是假阳性
2.没有一个“癌症标记物”是所有癌症都有的,很多癌症没有任何好的标记物可用。

生活中的辐射

生活中真正可能致癌的电离辐射有:核污染、医疗仪器(CT、PET、X线)、自然放射源。如果人体无意中过多的接触了这些辐射,可能患癌。以前有个故事,将一个年轻人从山里带了一个石头,没过多久就得了白血病去世了,他女友很伤心,拿回这个石头放在家里作为纪念,结果没多久也同样得了白血病,这就是自然放射源致癌的例子。

癌症的治疗

癌症治疗的三次革命:

第一次革命:1940年后开始出现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现在绝大多数临床使用的化疗药物都属于这一类
第二次革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到2000年后在临床上开始使用的“靶向治疗”这类药物可以选择性杀死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第三次革命:免疫疗法,它的靶点是正常免疫细胞,目标是激活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

免疫疗法在理论上有巨大的优势:

1.它不损伤反而增强免疫系统
2.免疫系统被激活后理论上可以治疗多种癌症,因此对更多患者有效
3.免疫系统的强大可以抑制癌细胞进化出现抗药性,降低癌症复发率

CAR-T

CAR-T治疗简单来说分为5步:
1.从癌症患者自己身上分离免疫T细胞
2.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T细胞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细胞,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杀死肿瘤细胞的嵌合抗体,它变成一个带着GPS导航随时准备找到癌细胞并发动自杀性袭击,与之同归于尽
3.体外培养
4.输回患者体内
5.严密监控患者,然后搞定收工

CAR-T目前在部分白血病和淋巴癌的治疗中效果非常好,但在实体癌的进展缓慢

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的区别

作用细胞不同:靶向药物作用的是那些带有突变基因的细胞,而免疫药物激活免疫系统的。

副作用不同:靶向药物往往是针对抑制某些蛋白的活性,从而饿死癌细胞,同时也有可能会饿死正常细胞。而免疫药物是激活免疫细胞,激活的免疫细胞也有可能会攻击正常细胞

起效速度不同,长期,短期效果不同:靶向药物一般起效快,但是容易出现抗药性,需要换药。而免疫药物反应慢一些,而且反应效率不高,对很多人都是无效的,但是如果响应,患者有可能长期受益

未来癌症的治疗方式

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是一步步的,从最开始按照“部位”分类,最后详细到现在的“部位+病理+基因突变+免疫特性”。

所以,每个人的癌症都是不同的,为了最优化治疗,癌症类型肯定会被分得越来越细,终极结果就是每位患者都是一种独特分型,适合独特的治疗方式。

理想状态下,推荐出来的应该不是一种固定方案,而是会有多个选择,按成功概率、价格、副作用风险等因素排名。选择一个最适合患者需求的疗法。

伪科学和错误观点

这两本书澄清了很多伪科学的观点,这里罗列出来,以正视听,当然大家要辩证的看

  • 关于脐带血指南

权威的美国血液与骨髓移植学会专门发布过“脐带血使用指南”,里面清楚地表明了科学界和医学界的主流态度
1.我们鼓励和提倡所有人尽可能捐献脐带血给公共脐带血库
2.根据研究,在小孩出生后20年内需要用到自己脐带血的概率极低,仅为0.0005%~0.04%,因此我们不推荐健康家庭保存私人脐带血
3.如果新生儿有兄弟姐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或者新生儿的父母一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干细胞移植,且基因检测表明婴儿和患病父母配型一致,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我们鼓励私人保存脐带血

  • 国内流行的CIK或DC-CIK免疫疗法没有效果
  • 转基因食物完全无害,这个本身就是在科学上无法证明的命题。但笔者认为大概率上转基因食物是无害的
  • 目前,单纯靠中医取代西医治疗癌症风险太大,成功率低,且不可重复,但中医作为西医化疗、放疗后的身体调理有一定的优势
  • 饮食均衡、健康才是王道,缺少某些微量元素,吃点保健品也没什么问题,但不要相信宣称有神奇功效的保健品
  • 酸性体质会致癌是伪科学,因为人一生中血液都呈弱碱性
  • PET-CT主要价值是用于局部癌症患者的确诊和复发的监控,反对使用全身PET-CT给健康人体检,一来有很高的假阳性二来PET-CT本身就致癌
  • 体检中的“癌症标记物”比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糖抗原”意义不大,因为没有一个癌症标记物是特有的,另外没有一个标记物是所有癌症都有,用其阴性来排除癌症没有意义
  • 手机、微波炉、高压电、wifi这些非电离辐射,不致癌
  • 高温治疗癌症不是伪科学
  • 长时间工作会累出癌症并没有科学依据,年轻人得癌症主要是运气不好再加上可能携带了致癌基因突变。

 

« Prev: :Next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