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传》张清平著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0

还记得几个月前在书店,一个中年的父亲指着《林徽因传》的封面,对看似五六年级的儿子说,你看这是解放前最有名的才女美女。看得出来,孩子是没有听进去的,而父亲却是一脸的喜欢和感慨。再过几年,究竟还有几个人能认识她—林徽因,一个旷世美丽的女人,一个才华绝代的女人,一个创造了沙龙又走出了沙龙的女人。

梁从戒,梁思成与林徽因之子,他的这席话,我想是对他母亲林徽因最好的诠释。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母亲也许可以算得上一位多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即把多方面的知识与才能—-文艺和科学的、人文科学和工程技术、东方的和西方的、古代的和现代的—-汇集于一身,并且不限于通常人们所说的“修养”,而是在许多领域都达到一般专业者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时,所有这些在她那里都已自然地融会贯通,被她娴熟自如地运用于解决各式各样的问题,得心应手而绝无矫揉的痕迹。不少了解她的同行们,无论是建筑界、美术界还是文学界的,包括一些外国朋友,在这一点上对她都是钦佩不已。

林徽因生平:

1904年生。

1920年,16岁,随父同赴欧洲。在那认识了徐志摩

1921年秋,林徽因随父亲归国。

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林徽因与梁思成由相识到相爱了。

1924年,梁林前往美国读书,那一年徽因20岁,思成23岁。

1928年,梁林相恋五年后,在加拿大渥太华举行婚礼。同年回国在东北大学任教。

1931年,梁林回京。梁思成开始营造学社的研究项目

1932年,梁林认识费正清与费慰梅。到1937年,梁林一直从事古建筑研究和考察。

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流亡岁月。

1938年,安家昆明龙泉镇。

1940年,营造学社随中央研究院迁移四川省南溪县李庄。梁林也一同迁往。

1946年,抗战胜利,梁林回北平。

后面的历史不写了。于1955年逝世。

 

林徽因的一生是绚丽的,文学、建筑、艺术。人们总说红颜薄命,但又有人庆幸她没有熬到那苦痛的年代。

不仅仅是羡慕和感慨林徽因的这一生,更加喜欢的是解放前那些学者们的理想与意志,在那样国破家亡的时代,面对生活的窘迫,面对时事的更迭,在昆明,那个神奇的西南联大,出了多少的学者与人才。

此书更像一部侃侃而谈的散文,抒情的、记叙的,一点一滴的描绘林徽因的一生。每每读它,总能使自己多一点感动,望推荐给喜欢的朋友。

 

徐志摩:我将于茫茫人海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梁启超: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他则甚?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懦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一个家庭中,男女双方的幸福和美满,依赖于互相寻求和接收唯有对方才能提供的东西,包括思想、情感、彼此愉悦的方式。

恋爱只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

 

 

《奢侈病》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0

 

这不是一本翻译的很恰当的译本,机械的翻译使人读起来生涩难懂,但所表达的意思和思想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钱花的值不值

首先作者从自己买烤炉的事情说起,在这个差异化的今天,烤炉从几十美金到几千米美金的都有,而相对来说贵的烤炉多了许多功能,比如可以为40位客人制作汉堡,可以从容的烤制两只20镑重的火鸡。作者开始反思,究竟花那么多钱买更多并不常用的功能的烤炉值不值得。

HL门肯曾经把有钱人定义为比他妻子的姐夫的年薪高出100美元的人。大量的证据有利地证实了,他对事物的观察是深邃真切的。年薪为4万美元的人可能是快乐的,也可能是悲哀的,但是,如果他们的同事的收入是3.5万美元而不是6万美元,那么他们极有可能对自己的物质生活标准感到满意。

无节制挥霍的狂热&为何发生在今天

作者开始举例说明今天这种无节制挥霍的狂热,并把这种挥霍定义为“炫耀性消费”。这种奢侈品消费集中在:手表、汽车、豪宅、游艇。其中消费者会因为产品的魅力附加值而付更多的钱,房屋中的视野附加值、选择地点附加值等等。

那究竟是为何会发生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首先是资本市场使原先就有钱的那些人现在是富上加富。其次,在全球化的今天,赢家通吃的市场机制正在蔓延。比如随着信息、媒介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最优秀的男高音简直可以同时在各地亮相,因此人们不再愿意听其他水平或者知名度稍差一些的声音,赢家从而拿走大部分的收益。再者自由无约身份成为了市场规则,许多管理的人才并不局限于某一种岗位或行业,是那些管理人才在越来越大的机会面前获益更多。

奢侈的代价

这样无节制的挥霍是有代价的,负债消费、破产情况激增、工作时间加长业余时间减少、牺牲公共事业的消费,比如饮用水的安全、空气质量、对教育的投入、桥梁与公路的维护、药物治疗与预防计划等等。

金钱能买来幸福吗?

作者提到哲学家罗伯特诺齐克提醒我们,不能仅仅用公民的幸福程度如何来评价一个社会。他强调也许我们最希望的是在我们的社会制度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最广泛的自由度,过着适合我们自己理想的生活。

在现代民主制度的社会环境下,在根本的政治自由得到保证的情况下,经济学家通常采用最多的评价办法只是把这个国家的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作为衡量标准。

批评家对于把国民收入作为人类幸福的测算方法予以了猛烈的抨击。

由于受到那些花样不断翻新的广告宣传的影响,我们去购买了我们实际并不需要的商品和服务,这个时候国民收入指数就出现了上升。事实上,人们在如何去花钱方面常常做出愚蠢的或盲目的决定。

从查阅大量有关幸福感的文献中,我们可以总结如下:

在一个特定的国家内,一旦收入水平过了最低限度的绝对阀值时,即使是在经济出现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平均的满意度往往随时间推移趋于平稳。

大多数人肯定认为,钱越多,他们就越幸福,就像加尔布雷斯指出:“财富并非没有其好处,尽管经常会有相反的情况发生,但绝不能以此来广泛地证明钱多了就是坏事。”然而,我们拥有的财富越多,我们似乎感到需要的就越多。钱多了之后的实际感受为何没有达到我们的期望值呢?这是由于我们有了新的标准。

我们需要能够持久的满足

作者提出,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我们人类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我们不仅能很快地适应由于财产的损失和身体的伤害引起的逆境,而且对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其他境遇的改善而获得的幸福感受很快就习以为常。纽约州彩票发行机构所做的宣传广告中就公布了彩民们的种种幻想,彩民们表示,自己一旦中奖,他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如何的变化。据那些真的中奖的人们反映说,就在他们获得好运之后的几个星期里,他们确实感到高兴极了。然而,在随后的几年追踪调查查明,这些人经常并不感到比以前更快乐。在有些方面,他们的感觉反而还不如过去。

所以,我们可以改变资金的使用范围,将用在某些方面的一部分资金节省下来用到别的用途上,就可能对人的幸福感产生持久的变化。

作者举了个例子来说明此问题。

A社会的居民住的是4000平方英尺的房子,B社会的居民住的是3000平方英尺的房子。

交通:A社会居民上下班路上交通需要1个小时时间,B社会只需要15分钟。

体育锻炼:A社会居民没有时间进行锻炼,B社会每天有45分钟锻炼时间。

业余时间:A社会居民每月只有一个晚上的时间与朋友聚会,B社会每月有四个晚上的时间与朋友相聚。

休假:A社会居民每年有一周的休假,B社会有四周的休假。

自主权:A社会居民享有的自主权相对较低,B社会享有较高的自主权。

从上述的几个方面,选择3000平方英尺的房子,人们的幸福感一点也不会因此受影响,但是我们的社会却是朝着远离B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

针对“金钱能买来幸福吗?”一节中提出的问题,我们的答案是,这要看情况而定。大量的证据表明,如果我们都通过延长时间的办法来购买较大的房子和更加昂贵的汽车,其结果是,我们不会比以前感到更幸福的。然而,至于金钱是否能够买来幸福,有关证据提供的是完全不同的答案。我们在有形消费商品方面消费得越少,我们对减轻社会拥有的压力方面做得就越好。我们与家人和朋友相聚的时间越多,用于运动、睡眠、旅游和其他修身养性活动的时间越充足,我们就越能够有效地保持我们的生活环境的清洁和安全。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在这些方面重新调整和分配我们的时间和金钱的消费比例,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加健康、更加长寿和更加幸福的生活。

我们忽略了未来

作者提出如果我们增加储蓄,那么以年利率为7%进行投资,只要10年时间就可以使本金翻一番。对于一个家庭,增加适当的储蓄会对整个家庭在退休后有更好的资金保障。

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观点很新颖。

财富与污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相反,这种关系呈倒U字形状,更像是财富与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污染和人口问题都最严重,既不是最富有的国家,也不是最贫穷的国家,而是那些中等富裕的国家。

棒极了,不过只是相对而言

作者认为,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收入,而更多地是相对收入。

他们中的低级别的成员得到了额外的补偿,如果他们离开这里,他们得到的就是不必再忍受较低的社会地位。然后出于同样的原因,较高地位的成员就会受到损失,他们不再享有高的地位。如果从高收入的成员的工资中分取一部分钱补贴给那些工资相对较低的成员之后,仍能使高收入成员的收入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那么,让这个团队解散是没有意义的。如果高收入阶层的工人答应将他们的收入分一部分给低收入阶层的同事,一次劝诱他们留下来,这对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工人们就是这样,依据自己希望在群体中所处的地位,在他们供职的公司中找到相应的位子。在每个公司内最终的工资分配,虽然远比传统经济模式预测的要简化得多,但是,这种工资的分配办法完全与公司和工人面临的激励机制相一致。每个公司中低级别的工人得到的额外补偿完全是从该公司总高级别的工人应得的收入中扣除一部分而来的。这就意味着雇主们的利益不受影响。在每个公司中的工人们觉得,实际上,无论是充当高等级地位的“买主”还是卖主,对双方都是有利的。在许多公司中,现行的工资分配办法与有人提出工人们只关注绝对收入的观点是相违背的。这种分配办法正是迎合工人们也关注相对收入这一要求的产物。

处境与地位无比重要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说你在外地出差有个价值5000美元的包被小偷偷走,排除证件等方面的不便。问到底是否报案。从心理学讲,为了给嚣张气焰的小偷给予教训,那么我们应该要报案。但是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包括来回差旅费的开支和因这件事请假被扣掉的收入,全部费用超过5000美元。

凡是按照理性选择模式采取的那种不动感情、十分理性的处事方法不是一个正常人通常应有的做法,而更像一个前额有损伤的病人遇事的决定方式。

人们更关注相对处境,经济学家理查德赖亚德说过

在贫穷的社会里,一个人对他的妻子证明他爱她,送给她一支玫瑰就行了;但是,在一个富裕的社会里,他必须送给她一打玫瑰。

那么从纯粹的生物观点来看,这种关注相对处境的决策,也显现出物竞天择,相对性决定了谁能生存,谁能繁衍后代。

而从另一方面,过度的消费其实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

假如你被错误地指控犯有一桩严重的罪行,你去寻找一名律师为你出庭辩护。假如你只能在两名律师之间做出选择,这两位律师除了收费标准不同外,在所有其他方面的条件都相同。一位律师身穿破旧西服,开一辆用了15年的旧车,另一位律师身穿高档西服,开一辆宝马新车。你会聘请哪一位呢?在竞争市场中,一名律师的能力水平很可能从他的收入得到反映,进而又与他的消费水平有密切关系。虽然一个消费水平较高的律师并不能保证他的能力就比别人强,但是正像其他具有风险的职业一样,从概率分析来看,消费水平的高低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律师的能力。

个体的骄傲,群体的悲剧

达尔文对竞争的尖刻分析更帮助我们理解目前状况的引路石。他通过大量实例的分析来证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规律。达尔文的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充满斗争的思想体现在人类活动中的方方面面。例如:

  1. 站起身来获得较好的视野。—看音乐会
  2. 在鸡尾酒会上叫嚷,以致声音越来越大。
  3. 促蛋白合成类固醇药物的服用
  4. SAT填鸭式复习班
  5. 广告宣传战
  6. 军备竞赛
  7. 环境污染
  8. 过度攫取
  9. 高跟鞋和整容术

自助?

带有偏见的信息:许多广告信息主要集中在夸耀性消费上,而不是夸耀性消费项目。广告信息可能会误导我们进行消费选择的见解。

对适应性做出预测:做出明智的选择不仅需要我们对二者之中究竟哪一种会使我们更满意进行预测,而且还要对做出选择后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如何发展进行预测。

执行问题:人类在做出选择时会在某些特定的方面存在缺陷,自愿单纯运动展示了它所具有的独特吸引力,它号召人们通过逃避的方式,使自己在事业发展和财富积累方面彻底摆脱与他人的无休止的竞争。

自愿单纯运动:要旨是,少一些工作,少一些忙碌,少一些债务,与家人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多一些,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多一些,欣赏大自然的时间多一些。

厚颜无耻的奢侈消费行为

上文提到的自愿单纯运动似乎在实际的使用中也无法抵制奢侈性的消费的增长。作者提出征收累进消费税的方式来抑制日益膨胀的夸耀性消费。

我们假设一个四口之家每人标准的免税额度为7500美元。每年家庭的总免税金额为3万美元,那么它应纳税的消费额计算方法为,用家庭收入总额减去3万美元,减去它的储蓄金额,再减去纳税额。一旦这个数值(消费总额)超过消费税的起征点,那么家庭额外花费的每一美元都要支付税款,并采取累进方式。

这种方式不同于节俭法令和社会行为准则,它保护了那些对某种物品具有特殊喜好的狂热爱好者的利益。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节衣缩食期盼购买梦寐以求的跑车或帆船的家伙通常会觉得心中惴惴不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消费行为会招致他人的忿恨。如果在征累进消费税的环境下情况就会大不相同,他可以毫无顾忌地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

作者随后又提出一些关于累进式消费税实施的苦难,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等等。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说这本书给对应的政客一个良方的话,那么也是给我们普通大众一个警钟。渐行渐远的消费和经济让我们忘记了本来启程的方向。这本书写于1998年,如今的中国也正在同样面临西方国家所遇到的问题,其严重性有过之而不及。谨以此书送给那些迷失在消费上的人们,首先是觉察,改变只能是慢慢的事了。

同以前相比,我们的住房更加宽敞,汽车速度更快、配置更豪华。为了购买这些奢侈品,我们舍弃了闲暇时间而将自己的精力大多用在了工作上面。我们没有时间陪伴家人和朋友,没有时间锻炼,而且睡眠严重不足。

在漫长的旅途中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
0

我走过横贯北极圈的布鲁克斯山脉人际未至的山和山谷,划着独木舟在冰河湾倾听冰河“嘎嘎”的声音,接触到东南阿拉斯加深邃的原生林,追逐着极北的流浪者驯鹿漫长的季节迁移,抬头看过数不清的极光,也遇过狼,还与爱斯基摩人划着皮舟在北极海追逐鲸鱼,见识了阿拉斯加印第安村的散财宴,与许多人相遇,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生活。。。

星野道夫就这样娓娓道来他在阿拉斯加一个异国追寻生命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他妻子在他死后替他整理出来的。他在一次拍摄棕熊的旅途中,棕熊闯进了他的帐篷,他不由自主的拿起照相机的拍摄惹怒了棕熊。

我一直认为他是属于阿拉斯加的,即使出生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冥冥中,会把他带到阿拉斯加,他是阿拉斯加的一部分。这本书停停歇歇读了好久,已经不记得书中的大概梗概了。当然读时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好,当中有我许多从来不知道的动物、人物、故事。

摘抄不出什么文字可以用来表达那种感觉,我想唯有自己读它才能感受吧。

 日本作曲家武满彻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虽然看起来是没什么希望了,但还是让人想正面肯定它。绝望与希望同在,开朗与悲伤共存,日子还是要过下去”

每天忙着生活种种的同时,有另一种时间正悠悠地流着。这可以称作“悠久的大自然”吧。体认到这些,甚至只是想象或意识到这些,就可以让人更坚强地活下去。
人可能有两种重要的大自然。一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周遭的自然。比如说路旁的草花,或是附近河川的潺潺流水。另一个,则是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遥远的自然。并非一定得到过那里,只要心里直到那里有大自然,心灵自然就丰富起来。这样也可以增加我们的想象力。

太阳西沉,即将结束的一天、循环交替的四季、人的一生,还有自然界伟大的秩序,就这样不断延续下去。这种单纯的规律反复,其实是相当深奥的。。。

我们有两种时间,一种是刻画在月历或时钟上匆忙的每一天,另一种是模糊茫然的生命时刻。天地万物,都平等共存于同一个时间长流里。而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们留意到另一种时间,也让我们对日常生活,有了更大、更远的视野

石头往水里一丢,海面上的夜光虫就闪闪发亮,像银河一样。双手捞起海水,从指缝滴下来的水就像宝石。受到惊吓的鱼在黑暗的海中让夜光虫的光裹住身子迅速地逃开。我们就这么玩着,一点也不觉得腻。

《怀念狼》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
0

第一次看贾平凹的书,第一本就选择了充满荒诞意象的小说,边看我在边理解和接受里面的意象,越看我才越来明白,原来这仅仅是小说,一部荒诞的小说。

小说叙述了子明为了保护狼,带着猎人舅舅一起去探访狼的故事。探访狼,随着故事的发展,猎人的本性,村民的愚昧,狼的兽性,最终,商州唯有的十五只狼都被猎杀了。狼的消失意味着狼人的出现,忧患和危机感的消失最终也会损伤到人自己。

中间夹杂了很多意象,有些意象像真的,如老道士与狼,响彻山谷的声,灵魂的投胎,狼的灵性;有些意象看起来又像假的,如狼变的老人,如猴变的女人,如各种淫乱的故事。其实无所谓其真也无所谓其假了。它终究是一部小说。

很多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人与自然,人性与兽性,等等。。。一旦打破了平衡,那损伤的就是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人是如此,环境是如此,宇宙又何尝不是如此。

这是一部极少段落的小说,文字繁絮冗长,我是喜简约、平实的意象的。这样的美,我有点消化不了。但剧情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虽然最终发现这仅仅是一部小说,而且离生活很远很远。

 

最合宜的位置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
0

关于哲学

是周国平带我进入了哲学,虽然我走的还很慢,懂得还很少。但我的的确确在其中感受到了精神的力量。它让我痴,让我醉。我似乎感觉我离开了芸芸众生,站在高耸的塔顶,感受精神的洗礼。

有了哲学使我生命更加充实,物质、世俗,都希望它们通通远离我。我要飞翔,在精神的天空中飞翔。

  • 哲学的作用就在于:第一,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从而随时做好准备;第二,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认识到他们未必那么坏。坏事为什么未必那么坏呢?请不要在这里转坏事变好事的通俗辩证法,塞内加的理由见于一句精辟之言:“何必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见全部人生都催人泪下。”叔本华有一个类似说法:倘若一个人着眼于整体而非一己命运,他的行为就会更像是一个智者而非一个受难者了。
  • 学习哲学有什么捷径,我的回答永远是:有的,就是直接去读大哲学家的原著。
  • 哲学就是学习死,学习处于死的状态。真正的哲学家一直在练习死,训练自己在活着时就保持死的状态,所以最不怕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死无非是灵魂与肉体想脱离,而哲学所追求的正是使灵魂超脱肉体。灵魂不受肉体包括它的欲望和感觉的纠缠,在平静中生存,只用理性追求真理,它的这种状态就叫智慧。不过,活着时灵魂完全超脱肉体是不可能的,所以得不到纯粹的智慧,唯有死后才能得到。
  • 对于那些想受教育却不想学哲学的人,安提斯泰尼有一妙比,说他们就好像一个人看上了女主人,为了图省事却只向女仆求爱。第欧根尼则直截了当地向他们责问道:“既然你不在意活得好不好,为什么还要活着呢?”哲学何以能使人活得好呢?依据第欧根尼之例,也许可以这样来理解——哲学能够使我们安心地躺在土地上晒太阳,享受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而对一切妨碍我们这样做的东西说:“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 宗教家断言神的绝对存在,哲学家则告诉我们,不管神是否存在,我们都要当作它是存在的那样生活,关心自己的灵魂,省察自己的人生,重视生活的意义远过于生活本身。
  • 智慧就好像某种分身术,要把一个精神性的自我从这个肉身的自我中分离出来,让它站在高处和远处,以便看清楚这个在尘世挣扎的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可能的出路。

关于爱情

是人总是会在爱情中吃过苦头,有的人从此不再相信爱情,有些人痴迷于原先的爱情不能自拔。而有些人,就会跳开情网,升华,让爱情的苦楚来滋养自己丰富的心灵。

爱情总归会归于平淡,人们总是希望用家庭来维护原来炙热的爱情。替代它的是亲情与责任。理想的生活是,自己都有独立的空间,互不打扰,亲密而又间。否则不是两方的平俗,就是一方的牺牲换回另一个人的空间。

  • 常常听人说:爱情会把人掏空。这在遭遇挫折的时候好像 尤其如此,倾心相爱的那个人离你而去了,你会顿时感到万念俱灰。可是,我知道,只要你曾经用真心去爱,爱的收获就必定会以某种方式保藏在你的心中,当岁月渐渐抚平了创伤,你就会发现最主要的珍宝并未丢失。
  • 歌德是一个大文豪,也是一个大情种,一生中恋爱不断,在女人身上享尽了艳福,也吃足了苦头,获得了大量灵感,也吸取了许多教训。老天赋予他一个情欲饱满的身体和一颗易感的心,使他一走近女人就春心荡漾,热血沸腾。不过,最后成就的不是一个普通的登徒子,而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天才使他能够把从女人身上得到的全部快乐和痛苦都酿成艺术的酒,他的超乎常人的强大理性又使他能够及时地从每一次艳遇、热恋、失恋、单恋中拔出身来,不在情欲之海中灭顶,反而把这一切经历用做认识的材料。认识什么?认识世界和人生,也认识女性。回过头去看,他所迷恋的那一个个具体的女人都是他的老师,他在她们身边度过的那些要死要活的日子都是他的功课,他经由她们学习这门叫做女性的课程。最后,这个勤奋的学生在八十二岁的时候终于交出了毕业答卷,就是诗剧《浮士德》第二部的结束语:“永恒之女性,引我们上升。”
  • 在必须共同承担的家庭责任之外,各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在此领域中享有个人自由,彼此不予干涉。这个私域的范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精神生活,例如独处、写私人日记、发展个人爱好,另一是个人的社会交往,例如交共同朋友圈子之外的朋友,包括交异性朋友。

 

关于人生与工作

很多名人提到对人生的好奇,就如同出生的婴儿睁着大眼睛仔细的看周围的点点滴滴。人总会在世俗、物质、生活的压力下变得麻木,变得势力,变得行尸走肉。而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什么是最宝贵的,什么是人生的独特之处。这和‘活到老,学到老’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处。学习,不仅仅功利的为名为利。好奇心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不过生活蒙住了我们的眼睛。

对于事业,周国平的一席话语醍醐灌顶,再怎么热爱事业也要时刻提醒自己,需要有从容和悠闲地心灵来感受和享受它带来的结果。如果没有空间,永远忙碌,那只是损耗生命。

  • 在今日这个崇拜财富的时代,我们是否丢失了那些最重要的财富:对生活的惊奇感,使生活焕发诗意的想像力源自感激生命的善良等。我们错过了多少比金钱、毫宅、地位、名声更宝贵的东西。
  • 快乐只是心灵状态,不是世界观,至多是世界观所达致的某一种心灵状态。凡深刻的世界观,所达致的心灵状态决不仅是快乐,必定还有博大的悲悯,对于社会现实的关系也决不仅是超脱,必定还有坚定的批判。舍弃掉世界观,把心灵的快乐当作目的本身来追求,就真会把所解读的任何一种伟大哲学稀释为心灵鸡汤了。
  • 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唯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 个人的独特是一切高质量的结合的基础,差异的磨灭也许意味着某些重要价值在不知不觉中被损失掉了。
  • 一是”神圣的好奇心”,即探究未知事物的强烈兴趣,以及在这探究中所获得的喜悦和满足感。另一是”内在的自由 “,即不受权力和社会偏见的限制,也不受未经审察的常规和习惯的羁绊,而能进行独立的思考。如果说前者是每个健康孩子都有的心理品质,那么,后者是要靠天赋加上努力才能获得的能力。

关于青年们的忠告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总是要读经典的,虽然我们已经对古文生疏许多,但还是应该要硬着头皮读的。另外周国平给青年们的建议,于我于大众都很受益。使生活丰富多彩,使灵魂独处。

当然周国平也以男人的眼光提到他对男人的看法,什么样的男人遭人小瞧,进取、坚毅、大度,这才算一个男人。

  •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无论《论语》还是《圣经》,无论柏拉图还是康德,不妨就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遥远。

一、至少恋爱一次,最多两次。一次也没有,未免辜负了青春。但真爱不易,超过两次,就有赝品之嫌。

二、交若干好朋友,可以是闺中密友,也可以是异性知音。

三、学会烹调,能烧几样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会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情趣。

四、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几年大旅行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胸怀。

五、锻炼身体,最好有一种自己喜欢,能够持之以恒的体育项目。

六、争取接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足以维持生存的看家本领。尽量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做不到,就以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同时在业余发展自己的兴趣。

七、养成高品味的读书爱好,读一批好书,找到属于自己的书中知己。

八、喜欢至少一种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都行,可以自己创作和参与,也可以只是欣赏。

九、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

十、经历一次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败。只要不被打败,你就会变得比过去强大许多倍。不经历这么一回,你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多么有力量。

  • 什么样的男人会遭人如此小瞧了?一般有这样一些特点,例如窝囊、怯懦、琐碎。一个窝囊的男人,活在世上一事无成;一个怯懦的男人,面对危难惊慌失措;一个琐碎的男人,眼中尽是鸡毛蒜皮。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无论男人女人见了都会觉得他真不像个男人。现在答案清楚了。看来,男人应该不窝囊,有奋斗的精神和自立的能力;不怯懦,有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惧的勇气;不琐碎,有开阔的胸怀和眼光。进取,坚毅,大度,这才像一个男人。

《千江有水千江月》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0

不知在何时知道的这本书,但的确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故乡,亲情,青涩的爱情,荡气回肠。

“人类原有的许多高贵品质,似乎在一路的追追赶赶里遗失;追赶的什么,却又说不上来,或者只有走得老路再去捡拾回来,人类才能在万千生物中,又恢复为真正的尊者。”  我们总在追赶着明天,我们总在追寻那梦中的理想,回头我们看看故乡,看看亲人,看看逝去的童年,有多少的记忆与明天无关但又让你不能释怀。

阿嬷嘴内的故事、月光下的捉虱目鱼、台南的凤凰、台北的杜鹃、贞观的麦芽、大信的刻印、两人的默契与最后的分离,这一点点串成了这本书。如果说大信与贞观的爱情故事是小说的主干,那其他的枝枝叶叶就是描写故乡的种种。一种故乡的情,一种故乡的爱。这是一种情:“中国是有‘情’境的民族,这情字,见于‘惭愧情人远相仿’,见诸先辈、前人,行事做人的点滴”

读时无不羡慕贞观与大信的爱情,那种相识的青涩、相知的默契、相离的想念。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书信是两地恋人通讯的唯一手段。一封封的情书,都想写上千言万语,而回应总是在时隔数日以后。盼信的急切,写信的字字斟酌,旧信的反复揣读,在那样的慢生活的时代爱情是不是来得更慢,情更深,也更加长久些呢?

只可惜我们太年轻,我们太自负,我们辜负了彼此。我特地将最后一章留在了深夜来看,我想总得有个交代吧,只可惜结局又是无言的结局。

她要快些回去,故乡的海水,故乡的夜色;她还是那个大家族里,见之人喜的阿贞观

所有大信给过她的痛苦,贞观都在这离寺下山的月夜路上,将它还天,还地,还诸神佛。

看着小说中的故乡,听着各个亲戚述说着他们的童年,我突然想写我的家,我们林家的大家族,我们的“陆琼林”,我们的兄弟姐妹。这一段段的历史,构成了我们的过去,厦门的过去,中国的过去。

千山同一月

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空谷幽兰》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0

想想一位老外这么深知中国文化,他为了寻找中国的隐士,跋山涉水,历尽万苦,不易啊。

这本书许久前读的,读时的思绪都已荡然无存。或许是这段经历了太多,旅行,恋爱等等。。。

就暂且引用一些词句好了。

基础的东西你在哪里都能学到。有书。要学更深的秘密,当你的修行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你自然就会遇见一位师父。但是你不能着急。你要有终生献身于修行的准备。这就是宗教的意思。这不是一个付出金钱的问题。你必须付出生命。没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如果你准备好要学道,你不必去找师父。师父会找你的。道教是非常深奥的。悟道前你必须修行。老子教我们要自然。你不能强求,包括修行。悟是自然发生的。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同的。主要的是清心寡欲。修行要花很长时间,所以你必须要保持身体健康。如果你有很多念头和欲望,你就活不到完成目标的时候。

道教徒寻求的是修成一个长生不死之身,而佛教徒寻求的是摆脱一切身相。涅槃看起来结果与道教长生不死的目标也不一样。禅修也有差异。道教徒把他们的呼吸减少到最低限度,并且专心致志于体内气息的循环和变化,而道教徒则强调呼吸调柔,要舍弃对身体的执著和修炼。

悟真寺 水陆庵 太白山 眉县

通向太白山山顶的每一条路–它们共有四条,两条在南,两条在北。
南面的两条路,一条从西南上来,经过自然保护区附近;另一条从东南上来,从黑河沿岸开头。北面的两条路,分别从鹰头村和塘峪村开始,然后在太白山北坡的半山腰处会合。在那里,从黑河上来的那条路,也汇入其中。大部分游客走北面的两条路:从眉县来的人走鹰头那条路,从周至来的人走塘峪那条路。不管走哪一条路,要到顶峰,人是九十公里,鸟儿是二十五公里。

《哪里那里》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
0

一直以来就有一个开个客栈的冲动,接待四面八方的朋友,分享你我的故事。喝杯清茶,泡杯咖啡,面朝大海,读书赏乐。这本书是全国各地的客栈老板写的文字,分享的故事。

如果你认为旅行还是同以前一样,那你就错了。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已经成为过时旅行的方式。现在的旅行用这些客栈老板的定义是这样的:

旅行,不只是观光景点,不仅仅是美食诱惑,更多的是我们用自己的心去发现从未知晓和体会过的世界。

而客栈正是如此区别于酒店和宾馆的

客栈,不同于酒店和宾馆的正是人和人的关系更近。客栈就像一个纽带,把原本互不相识的人联系到一起,天南海北的人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或者结伴同游。

所以客栈有他们自己的东西,不是一个住的地方,而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看到整个世界。而这些客栈老板他们也正是用这样的方式在慢慢感受和分享着。

当然,生活并不如同文字的那样精彩,当中的艰辛、痛苦只有客栈老板自知。有人认为旅行中的线都是精彩的点,但当你长久的呆在一个点它就如同生活而非旅行了。所以我还是赞成罗素的观点,生活不能没有工作,而工作并非是生活的全部。

书中分享的故事非常精彩,有邂逅女店主的,有旅行邂逅伴侣的,有分享旅友故事的,有述说客栈艰辛的。。。。

如果你是爱好旅行的人,此书值得看一看。如果你有开客栈的冲动,那请时时想,坚持想!

 

 

《不去会死》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 ,
0

我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我是一直怀揣流浪的人。我曾经说过:骨子里的流浪时常撩动我的心,逼急了我就辞职浪迹天涯……十年后的我依然坐在办公室中做着儿时的梦。后来看了杨澜在《哪里那里》写得序:

我到过许多美丽而宁静的地方,不止一次萌生过“住在这里就不回去了”的幻想。仅仅是幻想。因为通常一周之后,我必须返回到滚滚红尘中去。为了更多的名和利嘛?似乎也不是,倒更像是一种惯性,像一枚齿轮,自身被带动的同时也带动着一连串的齿轮。必须承认,被需要是一种很不错的感觉。

才发现原来这应该是一种被需要,而非名与利。所以也就打消了抛掉一切去流浪的想法了。所以看看这本书,有助于我们这些怀揣流浪的人满足一点点欲望,仅此而已。

作者是一位日本的自行车旅行者,如果说自行车旅行是下定决心就去干的事,我还是比较喜欢凡事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要知道他在高中的时候已经花一周的时间骑行,大学的时候花一年的时间骑行,所以一撮而就只不过是爱好流浪的人的自欺欺人。

我也写过游记,文学作品总是会将枯燥、黑暗、肮脏的一面抹去。作者提到的秘鲁抢劫,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旅友的被骗也无非是为后面的坦然态度做铺垫。所以书中留给大家的是美好,积极和美丽的景色。我这么说,只是给那些希望亲自旅行的人的一点忠告,如果只是想看看书满足一下流浪的欲望,可以忽略。

作者先从日本飞到北美的阿拉斯加,沿着北美洲的西部一直到达墨西哥,再从墨西哥同样沿着南美洲的西部一直到达乌斯怀亚。接着搭飞机飞往丹麦,途经芬兰,波兰,伦敦,爱尔兰等地。再从西班牙搭班船到达非洲摩洛哥,一直骑行到南部好望角。最后飞往伦敦,在走欧亚直到回到日本。

他所遇到的事

在加拿大育空河做一次七天无人的独木舟之旅

只用一两天划独木舟,无法体会育空河的真貌,要连续好几天在流动的河水上飘摇,在河岸露营,取食大河带来的恩惠,听着流水声入眠,才算是好好地面对过育空河,就像古时候的人们一样。

在北欧由于物价高昂,而当起渔人的生活

只要钓到象树干那么粗的鲑鱼,就可以切成大块,和手边的蔬菜一起煮成火锅,用一点盐巴调味就行了,不需要任何高汤或化学调味料。虽然是简单至极的盐味汤汁,却好吃得不得了。鲑鱼浓郁的口感和香味,还有蔬菜的甜味一起融入汤头。一边眺望着峡湾特有的景致、海边高耸的巨大岩山,一边大口吃肉喝汤,真是极乐啊!
我也常钓到鳕鱼。不管是炖着、火锅、香煎都行,怎么煮都好吃。问题是,每次都会钓到怎么吃也吃不完的份量。这时候我就会剖开去骨,用绳子绑着鱼肉,系在自行车上,这么以来,只要骑上车,风吹着吹着,鱼肉自然就会变成上等的天然风干鱼干了。
撕碎一点鱼干加进味噌汤里,添入大海的芬芳和鳕鱼肉的甘美,啊,真是让人忍不住微笑的好滋味哪!

还有怀特霍斯的极光,蒂卡尔神殿,秘鲁的抢劫,暴风地狱巴塔哥尼亚,疟疾感染。。。。

他所遇到的人

住在森林中以帐篷为家的吉姆

仙人奇妙的生活,这个叫吉姆的人
四周铺着他用树皮做成的地毯,还有以石块组合成的矮桌、椅子和暖炉,要是没了那顶帐篷,就像活在石器时代。
与其说吉姆是为了追求精神的最高层次才去过这仙人般的生活,不如说他只是纯粹热爱大自然,单纯选择徜徉在大自然中。

在非洲纯真的拿了他太阳镜的孩子

在非洲旅行,一路上不时有机会让人思索“人性的本质”,特别是看到孩子的时候。叫着“礼物!给我礼物!”,追赶着你,在这些小孩子身上能感受到某种纯真。也让人发现,越接近所谓的“本质”,也就是说,越是纯真,对欲望越是不加掩饰,他们的确有这种顽强的特质。
但是,那两个孩子仍然把太阳眼镜还给了我。这样的纯真,同样让人忍不住思索人性的本质,为什么同样是纯真,会有这样的差异呢?

还有圣诞节独自的老爷爷,诚司大哥,卖蘑菇的老伯,泳子小姐,自行车军团。。。。

 

这本书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车上读的,看着窗外变换的风景,读着作者的文字,总是会心一笑。似乎我就在那里,我正在骑行。计划拟好了,七月下旬去环青海湖。

《人生不过如此》

xeon Posted in 读万卷书,Tags: ,
0

之前看过几本林语堂的书,有些古文用的比较多,生涩难懂。这次读的这本《人生不过如此》作者用的大部分是白话文,看起来不那么吃力。
此书像是一本杂记,融汇了林语堂的各类有关人生的感悟。我将深有感触的几点记述如下:

读书人的会客:

以前从未听说过会客还有四个阶段,从寒暄到叙往事,从谈时事到最后的此行目的,深入浅出,迂回作战,最后直捣龙潭。看完与好友分享,无不捧腹大笑。怪不得以前总听有人说读书人迂。现在的人比较少干此事了,毕竟现代社会沟通交流的方式太多了。

凡读书人初次相会,必有读书人的身份,把做八股的功夫,或者是桐城起承转伏的义法拿出来。这样谈起话来,叫做话里有文章,文章不但应有风格,而且应该有结构。大概可分为四段。不过谈话并不像文章的做法,下笔便破题而承题;入题的话是留在最后。这四段是这样的:
(一)谈寒暄评气候
(二)叙往事,追旧谊
(三)谈时事发感慨
(四)为要奉托之“小事”
凡读书人,绝不肯从第四段讲起,必须运用章法,有伏,有承,气势既壮,然后陡然收笔,于实为德便之下,兀然而止。这四段若用图画分类法,亦可分为:
(一)气象学
(二)史学
(三)政治
(四)经济
第一段之作用在于“坐稳”,符于来则安之义。“尊姓”、“大名”、“久仰”、“夙慕”及“今天天气哈哈哈”属于此段。位安而后情定。所谓定情,非定情之夕之谓,不过联络感情而已,所以第二段便是叙旧,也许有你的令侄与某君同过学,也许你住过南小街,而他住过无量大人胡同,由是感情便融洽了。如果大家都是北大中人,认识志摩、适之,甚至辜鸿铭、林琴南——那便更加亲挚而话长了。感情既恰,声势既壮,故接着便是谈时事,发感慨。这第三段范围甚广,包括有:中国不亡是无天理,救国策,对于古月三王草将马二弓长诸政治领袖之品评,等等。连带的还有追随孙总理几年到几年之统计。比如,你光绪三十年听见过一次孙总理演讲,而今年是民国二十九年,合计应得三十二年,这便叫做追随总理三十二年。及感情既恰,声势又壮,陡然下笔之机已到,于是客饮茶起立,拿起帽子,突兀而来,转入第四段:现在有一小事奉烦,先生不是认识××大学校长吗?可否写一封介绍信。总结全文

悠闲生活的崇尚

林语堂说,中国人爱悠闲是有很多原因的,中国人的性情是经过文学的熏陶和哲学的认可。在很多中国人的血液中流着道家哲学的元素。所以中国人更加喜欢一种消闲生活,而不是富有者、有权势利或成功者独有的权利。

而中国人又是怎么享受生活的呢?对于大自然我们是抱着这样的一个享受的艺术:

 大自然的享受是一种艺术,与一个人的心境和个性极有关系,同时,和一切的艺术一样,其技巧是很难说明的。一切必须自然而然发生出来,由一种艺术的脾性中自然而然发生出来。一个人如果能够了解,便会知道怎样享受大自然的景物,无须人家告诉他。享受大自然的艺术也是如此。最好的办法也许是研究那些具有艺术脾性的人物的生活。对于大自然的感觉,一个人对于一年前所看见的一片美景所做的梦,以及一个人突然想游历某一地方的愿望——这些东西是在最意料不到的时刻涌现的。一个具有艺术脾性的人,无论到什么地方都会表现这种脾性,那些由大自然的享受获得真正乐趣的作家,往往会全身贯注地描写一片美丽的雪景或一个春夜的情景,而完全忘掉故事或布局。

当中作者还提到了几部闲适小说,并引文,细细读过,发现文字清新言简,短短数言,如沐清风。改天找来看看,这种书最适合在午后慵懒的躺在椅子上看。冒辟疆《影梅庵忆语》,沈三白《浮生六记》,蒋坦《秋灯琐忆》

文中还鄙夷了一下美国的所谓的机械文化,引用耶稣的教义:机械为服役于人而制造,非人为服役于机械而产生,并提出没有金钱也能享受悠闲的生活。从作者的观点,他是更加偏向于中国那种闲适的生活,但众所周知,现在的中国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发展,已经越来越进入了所谓的机械文化。中国人民也正在劳役于过度发展的机械文明,无暇保障人类去享受他所制造的物质了。

现代文明的世界方劳役于过度发展的机械文明,似无暇保障人类去享受他所制造的物质。铅管设备在美国之发达,使人忘却人类生活之缺乏冷热水管者同样可以享受幸福之事实,像在法国,在德国,许许多多人享着舒适之高龄,贡献其重要的科学发明,写作有价值的巨著,而他们的日常生活,固多使用着水壶和老式水盆也。这个世界好像需要一个宗教,来广布耶稣安患日之著名格言,并宣明一种教义:机械为服役于人而制造,非人为服役于机械而产生。总而言之,一切智慧之极点,一切知识之问题乃在于怎样使“人”不失为“人”和他的怎样善享其生存。
没有金钱也能享受悠闲的生活。有钱的人不一定能真真领略悠闲生活的乐趣,那些轻视钱财的人才真真懂得此中的乐趣。他须有丰富的心灵,有简朴生活的爱好,对于生财之道不大在心,这样的人,才有资格享受悠闲的生活。如果一个人真的要享受人生,人生是尽够他享受的。一般人不能领略这个尘世生活的乐趣,那是因为他们不深爱人生,把生活弄得平凡、刻板,而且无聊。

关于哲学与宗教

林语堂的父亲是为传教士,他也是由于父亲这个特殊的职业才在小时候就得到传统的西方教育,成为了以后我们看到的中西合并的学者。他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西方理性和基督宗教的滋润,他用英文写中国人的劣根,他用中文写老外们的新鲜,就是这样一个从小深信宗教的人,最后提出他是一个异教徒。

他称:对地球目空一切的鄙视态度,是文化上一种很奇特的产品,尤其是某些宗教的产品。他还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比如祈祷上帝,期望上帝能够由于虔诚的宗教徒满足一些小小的要求,比如局部地区停雨,比如某汇率变化。而林语堂说,如果伟大的上帝就因你这小小的要求就牵动整个世界,那么上帝也太卑微了吧。

所以他成为了一个异教徒,他对异教的信仰是这样定义的:

异教的信仰是一种更为简单的信仰。它没有什么假定之说,也无需做什么假定之说。它专就生活事实而立论;所以使良好的生活更为人所崇尚。它在不责善之中,使人自然知道行善。它并不藉着种种假定的说法,如:罪恶、得救,十字架、存款于天上,人类因了上天第三者的关系,所以彼此之间有一种彼此应尽的义务等——都是一些曲折难解,难于直接证明的事情——去劝诱人们做一件善事。如若一个人承认行善的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他即会自然而然将宗教的引人行善的饵诱视做赘物,并将视之为足以掩罩道德真理的彩色的东西。人类之间的互爱应该就是一件终结的和绝对的事实。我们应该不必藉着上天第三者的关系而即彼此相爱。

他觉得其实我们的信仰就是应该更合乎人理,天理,而不应籍着上天第三者的干系而彼此变化。

    所以说一个异教徒为不信宗教的人是错误的:其实他所不信的不过是不信各式各样的启示罢了。一个异教徒是必然信仰上帝的,不过他因恐旁人误会,所以不肯说出来。中国的异教徒都是信仰上帝的,文学中所用以表示这个上帝的名词,其最常见者就是“造物者”。惟一的不同点就在:中国的异教徒很诚实地听任这位“造物者”隐处在一个神秘的彩媟中,不过对他表示着一种尊畏和虔敬,而即以为足够了。对于这个宇宙的美丽,对于万物的巧妙,对于星辰的神秘,对于上天的奇伟,和对于人类灵魂的尊严,他都是能领会的。他接受死亡,他接受痛苦,视之不过为生命中所不可免的东西,视之如旷野的阵风,如山间的明月,而从无怨言。他以为 “委心任运”乃是最虔敬的态度和宗教信仰,而称之为“生于道”。如若“造物者”要他在七十岁死亡,他便坦然在那时去世。他又相信“天理循环”,所以世界绝不会永远没有公道。此外,他便无所求了。

读书与教育

记得小时候都听过悬梁刺股的苦读典故,其实读书是一件很令人快乐而愉悦的事情。如果要靠某些肉体上的刺激才能读书的话,那么只能证明精神上没有与之产生共鸣。正如作者所说:读书就像一个人引导你,带你到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和你讨论一些你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一个古代的作家使读者随一个久远的死者交通;当他读下去的时候,他开始想象那个古代的作家相貌如何,是哪一类的人。孟子和中国最伟大的历史家司马迁都表现过同样的观念。一个人在十二小时之中,能够在一个不同的世界里生活二小时,完全忘怀眼前的现实环境:这当然是那些禁锢在他们的身体监狱里的人所妒羡的权利。这么一种环境的改变,由心理上的影响说来,是和旅行一样的。

谈到读书,就跟着谈到了教育。作者指出学而必思,否则只是一个记录文字与数字的书本。教育其实是在教我们成为一个有鉴赏力有见识有判断的人。而当代教育就如同工厂里大量生产一样,必须依一种死板的、机械的制度去运行。教育出来的学生他们很少能够回答为什么而读书,在这样的体制下,很多学生毕业后将书束之高阁,从此不再触碰书籍。这种教育制度的实行,我们会背弃教育的真理想,而这种真理想就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是在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一个人对于历史或时事的见识,也许会比别人更“高”,这就是我们所谓“解释力”。所以,有教育的人是一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必须具有独立的判断力,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的,政治学的,文学的,艺术的,或学究的胡说所威吓,才能够有鉴赏力或见识。我们成人的生活无疑地受着许多胡说和骗人的东西所包围:名誉的胡说,财富的胡说,爱国的胡说,政治的胡说,宗教的胡说,以及骗人的诗人,骗人的艺术家,骗人的独裁者,和骗人的心理学家。

孔子似乎觉得学而不思比思而不学更为危险,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在当时一定看见过许多学而不思的学生,所以才提出这个警告;这个警告正是现代学校里极为需要的。大家都知道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大抵是鼓励学生求学问,而忽略鉴别力,同时认为把学识填满脑中,就是终极的目的,好象大量的学问便能够造成一个有教育的人似的。可是学校为什么不鼓励思想呢?教育制度为什么把追求学问的快乐,歪曲而成堆塞学识的机械式的,有量度的,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工作呢?我们为什么比较注重学问而不注重思想呢?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念完了若干规定的心理学,中古史,逻辑,和“宗教”的学分,而便称他做受过教育的人呢?学校为什么要有分数和文凭呢?分数和文凭在学生们心中为什么会代替了教育的真目的呢?
理由是很简单的。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制度,就是因为我们是在教育大批的人,象工厂里大量生产一样,而工厂里的一切必须依一种死板的、机械的制度而运行。学校为保护其名誉,使其出品标准化起见,必须以文凭为证明。于是,有文凭便有分等级的必要,有分等级的必要便有学校的分数;为着要给分数起见,学校必须有背诵,大考,和小考。这造成了一种完全合理的前因后果,无法可以避免。可是学校有了机械化的大考和小考,其后果是比我们所想象的更有害的。因为这么一来,学校里所注重的是事实的记忆,而不是鉴赏力或判断力的发展了。我自己也曾做过教师,我知道出一些关于历史日期的问题,是比出一些含糊的问题更容易的。同时批定分数也比较容易。
这个制度实行之后,我们便会碰到一种危险,就是我们会忘掉我们已经背弃了教育的真理想或即将背弃教育的真理想;所谓教育的真理想,我已经说过,就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句话记起来还是很有用的。世间没有所谓必修的科目,也没有什么人人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的著作也不是必读之书。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衡量”的观念。庄子说得好:“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知识的追求终究是和探索一个新大陆一样,或如佛朗士所说“灵魂的冒险”一样。如果一个虚怀若谷的,好问的,好奇的,冒险的心智始终保持着探索的精神,那么,知识的追求就会成为欢乐的事情,而不会变成痛苦的工作。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的,千篇一律的,被动的填塞见闻的方法,而实现这种积极的,生长的,个人的欢乐的理想,文凭和分数的制度一旦取消或不被人们所重视,知识的追求便可成为积极的活动,因为学生至少须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学校现在已经替学生解答这个问题了,因为学生知道他读大学一年级的目的,便是要做大学二年级生,读大学二年级的目的,便是要做大学三年级生,心中一点疑问也没有。这一切外来的计划都应该置诸不顾,因为知识的追求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干。
现在的学生是为什么而读书的?
许多好学生是为他们的父母,教师,或未来的妻子而读书,使他们对得起出钱给他们读大学的父母,或因为他们要使一个善待他们的教师欢喜,或希望毕业后可以得到较高的薪俸以养家。我觉得这一切的思想都是不道德的,知识的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